三峡诗文释义
在三峡七百里(的沿途)中,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,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;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,遮挡了天空和太阳。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,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到。
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,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。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,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,傍晚就到了江陵,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,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,驾着疾风,也不如它快。
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,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,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。极高的山峰上,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,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。水清,树荣,山峻,草盛,实在是趣味无穷。
(在秋天)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,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,经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,声音持续不断,(显得)非常凄凉怪异,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,悲哀婉转,很久才消失。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:「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。」
三峡全诗注解
自:在、从。
三峡:指长江上游重庆、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、巫峡和西陵峡。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。
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:江岸两边一个山峰连着一个山峰,一点儿也没有中断的地方。略无,毫无。
阙(quē),通「缺」,中断,空缺。
嶂(zhàng):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。
隐:遮蔽。
自非:如果不是。自,如果;非,不是。
亭午:正午。
夜分:半夜。
曦(xī)月:日月,曦,日光,这里指太阳。
夏水襄(xiāng)陵: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。襄陵,指水漫上山陵。出自《尚书·尧典》:「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」襄,动词,上,冲上。陵,大的土山,这里泛指山陵。
沿:顺流而下。
溯:逆流而上。
或:有时。
王命:皇帝的命令。
宣:宣布、传播、传达。
白帝:城名,在重庆奉节县东。
朝发白帝:早上从白帝城出发。朝,早晨;
江陵:今湖北江陵。
其间:指从白帝城到江陵之间。
千二百里:一千二百里,约合现在的三百五十公里。
虽:连词,表示假设的让步,相当于「即使」。
奔:指飞奔的骏马。
御:驾驭。
以:这样。
素湍(tuān):白色的急流。素,白色;湍,急流的水。
绿潭:碧绿的深水。潭,深水。
回清倒影:回旋的清波,倒映出(各种景物)的影子。
绝巘(yǎn):极高的山峰。绝,极,巘,极高的山峰。(巘本身就指极高的山峰,此处用绝表强调修饰)
怪柏:形状奇特的柏树。
悬泉: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。
飞漱:急流沖荡。漱,沖荡。
清荣峻茂:水清,树荣(茂盛),山高,草盛。
良多趣味:的确有很多趣味(趣味无穷)。良,的确,确实。
晴初:天刚晴。
霜旦:下霜的早晨,指秋季。
林寒:山林中气候寒冷。
涧肃:山沟里气候清冷。涧,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。肃,清冷。
啸:动物拉长声音叫。
属(zhǔ):动词,连接。
引:延长。
凄异:凄凉怪异。
响:回声。
哀转久绝:悲哀婉转,很久才消失。
巴东:汉郡名,在今重庆东部云阳,奉节,巫山一带。
三声:几声。这里不是确数。
沾:打湿。
裳(cháng):衣服。
三峡作者简介
郦道元
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
【生卒】:466或472—527
【介绍】:
北魏范阳涿县人,字善长。郦范子。孝文帝太和中,为治书侍御史。宣武帝时为东荆州刺史,为政严酷,以刻峻免官。久之,起为河南尹,除安南将军、御史中尉。收汝南王悦嬖宠丘念。悦启胡太后,敕赦念,道元竟诛丘念并劾悦。雍州刺史萧宝夤反状稍露。悦等讽朝廷遣道元为关右大使以监之,为宝夤所杀。道元好学,博览奇书,有《水经注》,为古代地理名着,文辞亦甚优美。
诗词名句
热门诗文
著名诗人